徐龙文学网

提供诗词句字大全,优美摘抄,高质量文学网站

关于孝的名言,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关于孝的名言,以及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对应的句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孝顺的名言名句
  • 2、孝的名言警句
  • 3、孝的名言(精选100句)
  • 4、关于孝顺的名言
  • 5、关于孝的名言有哪些
  • 6、关于孝的名言诗句

关于孝顺的名言名句

关于孝顺的名言名句如下: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翻译: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西汉·戴圣《礼记·祭义》

翻译:孝顺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秦·孔氏门人《论语·里仁篇》

翻译: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在心上。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日益衰老而恐惧。

4、老吾老,顷冲伍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翻译: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雀或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先秦·孔氏门人《论语·为政第二》

翻译: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翻译: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判碧别真正的忠臣。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翻译: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清·李毓秀《弟子规》

翻译: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10、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翻译:看重钱财,轻待自己的父母,愧为人的子女。

孝的名言警句

孝的名言警句如下:

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出处:《孟子》

2、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3、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4、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出处:劝孝歌

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纤简誉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咐镇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作者:柏杨 出处:自我牺牲

7、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处:《孟子离娄上》

9、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作者:《劝孝歌》

1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出处:《劝孝歌》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作者:孟子

1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作者:但丁

13、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毁段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孝的名言(精选100句)

1、长幼有序。

2、一定经典,孝义为本。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4、无父无君,是野兽也。

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6、大逆不道是较大的罪行!

7、孝子之者,莫大乎尊亲。

8、重情义轻物,厚养薄葬。

9、你养我成长,我陪你到老。

10、十月胎恩重,三生回报轻。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贤臣。

12、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

1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14、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15、夫孝,天下经也,地之义也。

16、妈妈是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

17、勿以大逆不道身,枉着人子皮。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胸宽广。

19、报得三春晖,报得三春晖。孟郊

20、亲有,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21、大尊尊亲,次之弗辱,其可以养。

2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2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24、孝是水流,前代截留,下代干枯。

25、劳碌莫教爹娘受,忧虑莫教爹娘耽。

26、召唤闻声害怕慢,真心诚意满面欢。

2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28、时刻贴心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念。

29、深恩未报惭为子,浅陋未消羞为人。

30、公益慈善行直到亲,但不可只此才行。

31、孟子曰:“亲吻,仁也;敬长,义也。

32、孟武伯问孝,子谓:父母事至疾之忧。

33、凡为父母的,无不爱他的儿子。 陈宏谋

34、母亲的爱乃世界最杰出的阵营。 阿瑟米

35、母子之情是世界最崇高的感情。 大仲马

36、为人子,止乎孝;为人正直父,止乎慈。

3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8、大孝终生慕父母,唯孝敬父母可以解愁。

39、死前厚养实则孝心;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要用期待小孩看待你的形式去看待父母。

42、进出帮扶须慎重,不争朝夕服侍莫厌倦。

43、夫孝者,天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

44、孝有三,大尊尊亲,次之弗辱,其可以养。

45、孝有三:大孝尊亲,次之弗辱,其可以养。

46、祭而丰比不上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47、避开了父母,叛变了孝心。—-《 孝之歌 》

48、孝敬又生孝敬子,大逆不道又生大逆不道儿。

49、爱亲者,害怕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50、世界上一种最漂亮的响声,那便是妈妈的召唤。

51、大逆不道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鲁讯。

52、要知亲恩,看着你儿郎;规定子顺,先孝爹娘。

53、孟子曰:“每个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地平。”

54、父母之时,不能不知道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5、你期待儿女如何看待你,你也就如何看待你的父母。

5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7、贤不肖不能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无法移。

58、郭巨思提供,埋儿愿母存。关键天所赐,光采照贫寒。

59、父虑继母虐,鸾胶不会再续。母虑遗孤苦,孀帏忍 孤独。

60、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立即行孝,越快越好。

61、谁回绝父母对自身的训导,谁就最先失去为人处事的机遇。

62、乾坤之性,人为因素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63、子谓:“父母之时,不能不知道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4、慈乌尚回报,羊羔犹跪足。人大逆不道其亲,比不上草与木。

65、老吾老,及其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地可运于掌。

66、勿以大逆不道口,枉食世间谷。乾坤虽众多,难融大逆不道族。

67、孟子曰:“不可乎亲,不能为人正直;不顺乎亲,不能为子。”

68、山峦悲吟连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海苦诉字心血,字字哭母亲。

69、用功遂身退,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70、礼者,断长续短,损多,益不够,达爱敬之文,而滋成形义之美也。

71、傍前嫌晚,你将早晨驱除的一切搜集回家;群羊归棚,小孩返回妈妈身旁。

72、尊重别人的、有使命感的小孩,造成于爱和教导适度融合的家庭环境中。

73、要问怎样把亲孝,敬长不仅扰侍在吃穿;敬长不教亲气愤,爱慧李手亲敬亲孝乃全。

74、孝心是世间的传统美德。孝心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心是全球的传统美德。

75、无论现在我是如何,或期待未来能如何,都愧疚我那如天使之一样的妈妈。

76、爹娘眼前能行孝,一孝便是好儿男;翁婆的身上能行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77、子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安神。对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缘何别乎?”

7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79、孝心是……,孝心是捶不完的背,孝心是一句诚挚得话,孝心是一杯喝不绝的茶。

80、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8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82、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投身于人的本能和情感当中。爱国主义精神则是变大了的孝心。

8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重,对儿女要仁慈,对穷亲戚要慷慨大方,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84、妈妈的平静和幸福快乐在于她的小朋友们。妈妈的幸福快乐要靠小孩青少年儿童去造就。

85、人生道路最美丽的人的物品之一便是母亲的爱,这也是无私的爱,社会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86、在家庭生活中,小孩最细微的欢乐,便是使父母了解统一能获得推进的杰出精神实质驱动力。

87、尊重别人的、有使命感的小孩,造成于爱和教导适度融合的家庭环境中。勒布朗詹姆斯多伯森

88、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害怕损坏,孝之始也,立身处世行道,名扬于后人,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89、孝心是慎,不争朝夕服侍莫厌倦;孝心是十五锦袍年,承宠母亲前;孝心是天下经也,地之义也。

90、妈妈,我祝愿您,由于您了解如何把您的孩子培育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他将在人生道路的作战中取得胜利。

91、父母的爱应该是那样的:它能激发小孩对周边的全球,对人会所开创的一切关注,激发他服务于人民的激情。

92、孝心是一句温暖的语句,搓揉父母疲倦的心;孝心是一把亲近的絮叨,分摊父母的痛苦;孝心是一首温暖的小调,表述父母的情结。

93、苍鹰,就挑选尊老;如果你是沙鸥,就明白抚养;如果你是麻雀鸟,便会主动侍候老人;如果你是一个人,就更应当明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94、孝心是转眼即逝的倦恋;孝心是没法再现的幸福快乐;孝心是一落水便出千古恨的旧事;孝心是性命与生命的工作交接的传动链条,一旦断线,永不联接。

95、有没有什么比父母心里蕴含着的感情更加崇高的呢?父母的心,是最善良的大法官,是最暖心的好朋友,是喜欢的日光,它的光焰映照、温馨着凝结在大家内心深处的意愿!

9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作为大,无失自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以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97、孝心,或许是一双棉袜,或者一双放置齐整的凉拖,或者一个吻,或是一个笑容,也许是一桌为父母烧的菜,或者雨天时立即赶到的那把伞,乃至可以是一个温馨的相拥,一个温暖的祝愿。

98、孝心是啥?孝心就如天真烂漫的小孩嘴下溜出去给父母的半粒糖,亲近而又天真。孝心是啥?孝心就如一杯收益父母的佳酿,温暖而又柔美。孝心是啥?孝心就如内心绽放的花束,它比自然界绽放的更加长久永恒不变,始终释放着芳香。

99、凡俗说白了大逆不道者五,惰其四支,不管不顾父母之养,一大逆不道也;博弈好喝酒,不管不顾父母之养,二大逆不道也;好商品财,私老婆,不管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特情之欲,认为父母戮,四大逆不道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00、如果你是一棵一棵大树,我是一粒种子,你宽敞的绿荫将我守卫,我每日遥望你的相对高度,直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或许我的枝条早就变枯,无论你的热闹扩散哪里,别忘记脚底这片沙土,我明白你的艰辛 搞清楚你的投入,却忘记了怎样跟你共处,我们都不当显露 可内心统统清晰,这就是气血流传的变数,我心中有满满的爱 但是说不出,只有望着你渐行渐远的步伐,让你我的祝福,我心中有满满的爱 但是说不出,你是人世间唯一的男生,要我魂牵梦萦,我明白你一直默默地关心,无论我光辉或耻辱,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别太在意,要明白谦让学好满足,我心中有满满的爱 但是说不出,只有望着你渐行渐远的步伐,让你我的祝福,我心中有满满的爱 但是说不出。

关于孝顺的名言

关于孝顺的名言: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闷迅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爱》

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希腊伊索克拉底《孝》

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现代老舍《老舍选集》

4、不同的人对“孝顺”二字的理解,虽然会有些许不同,但对于“孝顺”行为的实施,却是大体相同的。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现代林语堂《林语堂语录》

5、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国拉法格《听风的歌悉罩困》

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现代林语堂《林语堂语录》

7、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国罗素《罗素语录》

8、我们对待老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会过度地迎合和讨好。在这里,他们得到的是男人般的尊敬。——美国乔治睁念·古斯里《翻转人生的教育》

9、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现代鲁迅《鲁迅诗集》

10、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现代巴金《巴金语录》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关于孝的名言有哪些

懂得孝顺懂得感恩才是中华儿女。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孝的名言,希望你喜欢。

关于孝的名言

1.长幼有序。——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9.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巧汪子之盛也。——庄子

关于尊师的名言

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孝带仔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7.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0.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关于感恩的名言

1.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2.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日本谚语

3.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5.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8.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9.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10.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行李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关于孝的名言诗句

1.关于孝的名言名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枯族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没笑弊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有关孝的名言,诗词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弟子规》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升返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3.有关孝心的名言诗句

1、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2、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4、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5、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6、内睦者,家道昌。——林逋7、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1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12、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13、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1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4.有关孝的名言,诗词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

5.关于孝的名言名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6.五到十句关于仁孝的名言,诗句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 《鲁连子》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7.关于孝顺的名句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8.表达孝道的名句

、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2、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孟子·离娄上》 3、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劝孝歌》 4、在这个世界上,咱们永远需要报答最完美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5、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鲁迅 6、年老受尊敬是出此刻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1、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1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13、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14、关于孝道名言孝顺父母名言大集结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6、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对联集锦》 1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孝经》 1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我的双亲,各自尊敬自我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能够太平了。”

——(春秋)《孟子·离娄上》 1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0、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字严 2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2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

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

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3、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 24、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咱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26、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27、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李毓秀 2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30、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3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3、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富勒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5、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3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

——孟轲 3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3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3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40、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兄弟姐妹有信。——孟子 43、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46、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47、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4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4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50、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5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

9.关于孝顺的名人名言/格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关于孝的名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关于孝的名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