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龙文学网

提供诗词句字大全,优美摘抄,高质量文学网站

古代著名的农书《氾胜之书》

我国古代,有素称发达的农业。我们的祖先,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科学理论,涌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农学著作。在此,本站就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下古代著名的农书《氾胜之书》。

传到现在的最古的农学论文和专著,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代的农书共有376种。其中有一部分今已不存,特别是成书较早的农书,绝大部分都已散失了。《汜胜之书》,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残存的最古一部农书。

《汜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汉书·艺文志》称作“《氾胜之》十八篇”。作者汜胜之是今山东曹县人,汉成帝时做过议郎,后升为御史。他对农学有很深的造诣,曾在今陕西关中地区教民耕作,获得丰收,不少人都跑来向他请教。

后来,他总结西汉晚期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参阅有关的古代文献,写了这部农书。书一问世,就赢得很高声誉,当世和后世的许多学者不断加以引用。www..com原书在两宋时失传,就是靠《齐民要术》等书的引文,才保存了一片零星片断的文字,使我们得以窥见其丰富的内容。

《氾胜之书》残存大约3700字,记载了黍、谷、冬麦、春麦、稻、大豆、小豆、麻、瓠(葫芦)、桑等13种作物。对每种作物从选种、播种、收获和储种,都作了精确的叙述。书中第一次提出了麦子、谷子的穗选保纯法,指出提取这些作物的种子,要等庄稼成熟时选择穗大的留种,才能保证得到好的种子,并且要单收、单打、单存,才能保证种子的纯净。

书中还记载了稻田调节水温法、瓠子嫁接法和桑苗截干法,突出反映了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从农业的整个观念出发,提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不违农时)、和土(疏松土壤)、务粪泽(施用肥料、保墒灌溉)、早锄(中耕除草)、早获(及时收获)”的见解,首次把农业生产的几个重要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正确反映了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规律。根据残存的这些文字,人们有理由断定,《汜胜之书》是我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部杰作。(陈梧桐)

以上就是有关《古代著名的农书<氾胜之书>》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