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的绘画,在唐代灿烂辉煌的基础上,继续蓬勃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两宋时期,中国绘画又出现了新的高峰,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鼎盛时期。
五代时的西蜀、南唐的统治者,设立了画院,这是我国正式设立画院的开始。各地画家闻讯而来。画院的画家受皇帝差遣经常去各地作画,同时也经常聚会,探讨绘画上的疑难问题。那时的花鸟画有进一步的发展。南唐的徐熙、西蜀的黄荃父子,是当时最杰出的花鸟画家。五代的绘画,趋于写实的手法,著名的山水画家荆浩、关仝、董源等,大都久居山林,以大自然为师,用真山真水作为绘画的范本。因此,这个时期的山水画,显著提高。五代的人物画虽不如山水、花鸟画兴盛,但也有一定成就。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传至今日的名作。
步入宋代,宫廷里设立了庞大的画院,活动频繁,有利于绘画艺术的繁荣。“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盛况空前。画院录用画家,开始要经过严格的选择;到北宋末期,宋徽宗采取考试的办法来选用画院的人才。www..com考试的办法,是以古人诗句为题,让应试者按诗句内容作画。有一次的试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应试的人大都画马,画花,只有一个人画了几只蝴蝶飞逐马后,宋徽宗看了十分高兴,认为这张画最能反映诗意。
两宋的绘画同五代一样,山水画、花鸟画空前兴旺,发展成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的文人画。宋代山水画特点是题材扩大,不但反映大自然的壮观、秀丽,而且把文人的情感活动融合进去。山水画的这种表现,反映了画家要把爱国之情注入画里,使人感到祖国的“好山好水看不尽”;同时,也反映了一些画家借景抒情的意图。有些画家画“剩水残山”,意图是激励人们去恢复中原。两宋的山水画家有180多人,最著名的有李成、范宽、郭熙、米芾父子、李唐、马远等。
花鸟画在宋代盛极一时,风格上渗透了文人意识,画法上也有显著的变化。这变化来自画家的重视写生。北宋的花鸟画家赵昌,以写生出名。另一位花鸟画家易元吉看到赵昌的作品,受到启发,亲入深山密林,观察猿猴、獐鹿的生活。这样,他画的猿猴、獐鹿就特别逼真。宋代著名的花鸟画家还有北宋的赵佶、南宋的李迪、法常等。(王宏志)
以上就是有关《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鼎盛时期》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