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龙文学网

提供诗词句字大全,优美摘抄,高质量文学网站

中国的儒家学说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

中国的儒家学说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据中日学者的研究,中国儒学最早传入日本,被认为在公元5世纪时。到隋唐时期,日本的“大学寮”(即国子学)里,几乎全用儒家经典教学,教科书包括《周易》、《尚书》、《周礼》、《礼记》、《诗经》等,称为“九经”。

但是,儒学在日本的大发展,却是在12世纪以后的事。也即在我国儒学形成为“宋学”的时期。宋学在日本被称为“朱子学”,即是说以朱熹的学说为中心。到江户时代,(1603年开始)朱子学成为日本的显学,推广到全国各地。

17世纪以后,儒学中一个新学派王阳明的学说在日本异军突起,阳明学很快成为日本学术界的热门。到明末清初时,还有一位中国名儒在日本受到特别的推崇,他就是带着明亡遗恨东渡日本、后来老死东瀛的朱舜水。朱舜水的“尊皇攘夷”思想,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口号;而他勤王反清、至死不屈的精神,竟启导了日后日本反抗异民族侵略的思想本源。

由朱舜水设计盖成的江户汤岛的孔子庙,至今已成为日本的著名历史古迹。近代维新思想家康有为,在日本参加“朱舜水先生东渡日二百五十年祭”时,曾作过一首诗纪念这位大儒:

孔子已无丁祭拜,学风扫地丧斯文。我游印度佛教绝,一线儒学或赖君。

意思是,在中国大陆孔子已不受到尊重,斯文扫地,而始创佛教的印度,也无佛教的踪迹了。www..com中国的儒学,却或许靠朱舜水在日本传下一脉生机。可见朱舜水在传播中国儒学方面的功绩。

通过上述,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文化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德川幕府时代儒学在日本普及到这样一个程度:

“德川时代的官学是朱子学,大多数日本学者都是儒学家,他们平素即习诵中国经史古典,精通汉文并不亚于中国学者”。中国的各种文化思想,“加深了日本语言的内容,丰富了日本国民的思想。

以上就是有关《中国的儒家学说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全部资料分享,文章由本站收集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