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东郊五里牌,发掘了一座古墓,墓主是西汉初年轪侯利仓的妻子。这就是中外闻名的马王堆1号汉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就纺织品而言有精细的麻布,绚丽多彩的丝织品。
其中,丝织品有平纹的绢和纱,素色提花的罗和罗绮,彩色提花的纹锦等。其中两件素纱单衣更是精湛无比的杰作,有一件身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的长袍,重量仅49克。纱的经纬密度分别为每厘米48根和40根,纱孔方正均匀,薄而透明,犹如现代的尼龙纱。
汉代的贵妇人常把这种轻柔薄透的单衣罩在色彩斑斓的锦绣文绮服装的外面,给人以香烟飘浮、云雾缭绕的感觉。穿着这种素纱衣不仅反映了西汉时期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纺织工艺水平的高超。
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丝织品种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相传西施曾在诸暨苧罗村浣渚浣纱,说明春秋时,在越国的山村已能织纱。纱在汉代十分流行。《汉书·江充传》记载“衣纱縠禅衣”中的縠,是一种比素纱更为稀疏、轻柔的绉纱。到了唐代,又有吴纱、轻容纱和花鼓歇纱。史书记载,用轻容纱做成的衣服“真若烟雾”、“举之若无”。
此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缂丝。这种用通经断纬方法织成的缂丝,发展到宋代已极为精巧。www..com松江的朱克柔是南宋缂丝高手,他所织的“莲塘乳鸭”图,以莲花、浮萍为背景,以嬉戏的子母鸭为中心,衬以岸边的白鹭、虫草,极富诗意,并能表现出绘画的笔触和晕染的效果,令人叫绝,人们称赞他有“运丝如运笔”的绝技。
明清时期丝织品的种类更加繁多,纱、罗、绫、绸、绢、缎、锦、绒等,样样俱全,各有特色,尤以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的贡品最精。这一时期盛行的妆花技术,继承了元代织金缎的技艺,即在织物中织入金银线,也吸取缂丝通经断纬、分段挖花的方法,使织物更加精巧富丽,当时江宁的云锦最负盛名。(何珍如)
以上就是有关《薄如蝉翼轻若云雾——古代中国纺织业的杰作》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