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素有“瓷器大国”的美称,瓷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的生产和制陶工艺有很重要的渊源关系。我国陶器的产生和出现大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在距今大约6000年左右,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出土的彩陶器皿,所绘花纹变化多端,绚丽多彩。到了距今约4000多年,已开始烧制黑陶,坯体用鹅卵石打磨,表面乌黑发亮,胎壁厚仅0.5-1毫米,故有蛋壳黑陶之称。
远在新石器晚期,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在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用含杂质较少的粘土,经高温烧制成了不透水的印纹硬陶,这为瓷器的发明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到了商代,开始使用玻璃质釉(釉色呈青,一般称青釉)。烧制原料的改进、釉的发明、烧造温度的提高,开始了我国瓷器的新纪元。
我国南北各地的商、周时期的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碗、盘、缽、罐、瓮等青釉瓷器,可以称之为“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com)随着原料和烧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原始瓷器”经过春秋、战国、秦汉这个漫长发展过程,到了东汉晚期,瓷器正式产生,已能烧制胎坚质细、色泽青翠的瓷器。
我国的制瓷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几个阶段,分别代表了我国制瓷工艺的几个里程碑。
以上就是有关《古代陶瓷生产和“瓷器大国”形成》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