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后五子和公安派文学创作风格就主要人物
南园后五子
和
公安派
都包括哪些人物?他们的文学创作风格和主张分别是什么?对后世散文诗歌等创作有哪些影响?在此,本站小编就给朋友们讲一讲南园后五子和公安派。
一、南园后五子文学主张及代表人物
南园后五子是指明代广东诗人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五人。清代人陈文藻编撰有《南园后五子集》。有人又指黄佐、梁有誉、黎民表、欧大任、区大相五人。
继“南园五先生”之后,这五人又聚会于广州南园,从事诗歌创作活动,以复兴南园之风。又有“南园后五先生”之称。
后五子兴起于后七子复古主义文风盛行文坛之时,且梁有誉亦为后七子中的重要成员。但是他们的诗歌写作却很少有复古主义创作倾向,写作风格多呈现出南国情调,在当时诗坛上别具一格。
形成“南园后五子”这种写作现象的原因,一是他们处在南国,远离后七子复古主义创作的中心;二是他们继承了南园五先生昂扬通畅的写作传统,因而能够自成一党,别开生面。
在这五人当中,以梁有誉的写作成就和影响最大,为后五子中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梁有誉(1519-1554)字公实,明代文学家,广东顺德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乡举,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第,授刑部主事,故世称“梁比部”。因其为诸生时于欧大任、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同师事香山黄佐,结社南园,故被列为“南园后五先生”;学者称其为兰汀先生。后得寒病而卒,年仅36岁。有《兰汀存稿》(也称《比部集》)八卷存世。
二、公安派文学主张及代表人物
公安派是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语出《明史·袁宏道传》:“先是,王(世贞)李(攀龙)之学盛行,袁氏兄弟独心非之。宗道在馆中,与同馆黄辉,力排其说,于唐好白乐天,于宋好苏轼,名其斋曰白苏。至宏道,益矫以清新俊逸,学者多舍王李而从之,目为公安体。然戏谑嘲笑,间杂俚语,空竦者便是。”
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子拟古主义针锋相对,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依旁古人”。所写作品以散文较为突出,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以清新活泼之笔,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领域,丰富了表现的方式。
但他们的作品大都表现闲情逸致,流于浮薄,缺乏深厚的社会意义。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
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世人认为袁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