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为什么会居于世界前列?据有关资料介绍,隋代的“五牙”战舰,高十余丈,起五层楼,可载800名战士。隋炀帝下江南乘坐的龙舟,高四丈五尺,长20余丈。唐代大船可载万石。有的大海船长20丈,容六七百人。特别需要指出,唐代造船已采用水密舱结构,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1960年江苏扬州施桥镇出土的唐代木船,是世界最早的水密舱结构的实体例证。由于唐船体型巨大、结构合理、安全性强,许多外国商人都喜欢乘坐中国船。
宋元时期的造船业在前代的基础上迅猛发展,吉州、赣州、明州、温州、潭州、楚州、广州和四川地区都有生产能力较大的造船工场。宋太宗至道(995—997年)年间,一年造船多达3237艘。元代造船能力也很惊人,元初仅在黄河行驶的木船就超过15000只,当时归泉府司管理的海船,也有15000艘。除官船场外,各地还有若干民船场,造船力量相当雄厚,政府有时征调民船,有时仿效民船样式造船。宋代舟船有不少特点,主要是:
船体增大。宋代出使朝鲜的“神舟”,载重在1500吨以上。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载员数百人,载一年的口粮。船上有市井,还可养猪、酿酒、织布。有的船舵长三至五丈。
船体结构合理。使用铁钉加固船板。船体两侧下削,有龙骨贯通首尾,形成尖底,便于破浪行驶。舱内采用密封隔舱,加强安全性。
行船工具的改进。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www..com大船附设小船,以备运输、救险之用。每船有大小二锚。行船时用铅锤测探水深。船舵分别采用平衡舵和门式舵,而且可以升降。海船开始用指南针导航,开创了航海史的新纪元。
这时造船、修船使用船坞。还创造了滑道下水法。宋元时期中国造船、航海技术远居于世界前列,往来于南洋的海船相当部分是中国船。
宋代还多次打造车船。车船始见于南北朝——祖冲之造千里船,唐代李皋用以打造战船。到宋代得到大发展。车船是在船上安装木叶轮,人为踏动,其行如飞,是近代轮船的鼻祖。宋代最大的车船长36丈,装22车。宋代多次打造车船,如“飞虎船”、“铁壁铧咀船”等。元军南下攻宋,过江时也曾使用车船。
以上就是有关《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