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龙文学网

提供诗词句字大全,优美摘抄,高质量文学网站

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以及书法风格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做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东晋门第最高的王氏家族,本人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他集汉魏以来书法之大成,隶、楷、行、草无不擅长,并创造出新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七岁开始学习书法。最初,他受到精于章楷的叔父王廙的影响。不久,他跟随女书法家卫铄学习笔法。卫铄是西晋“二妙”卫瓘的族孙女,世称卫夫人。她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注重执笔、用笔方法的风格对羲之影响很大。以后,王羲之看了李斯、蔡邕、钟繇等人的书迹,又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书法新体。

王羲之的字具有独到的功夫,笔势开放俊朗,富于变化,而结构又十分严谨。人们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加以描绘,形象地抓住了其书法艺术的部分特色。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多,都称得上书法中的精品,但其中最为精妙著名的当推《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33岁时写的。那年农历三月初三,春光明媚,王羲之和40多位文士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游宴聚会。他们在亭子附近的流水岸边,摆上佳肴和纸墨笔砚,将斟了酒的杯子浮在水面,酒杯随流水淌到人们面前时,谁都可以取过来饮,只是饮酒以后,必须缀句吟诗,这叫“流觞曲水”。文士们纷纷取酒痛饮,乘兴作诗。王羲之酒酣之际,取过蚕茧纸,鼠须笔,兴致勃勃地挥毫疾书,为诗集写了一篇有名的序,这就是古代书法杰作《兰亭集序》。这篇用楷体行书写成的作品,有几处涂改痕迹,共28行,324字,写得遒媚劲健,自然潇洒,可谓出神入化、气象万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全文20个“之”字,结构无一雷同,各具神韵。王羲之酒醒后,自己看了都非常得意。www..com后来他又写了几十篇副本,却始终没有那篇写得精采。《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集中地体现了他所创造的书法新貌,代表了他最高的书法造诣。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包括《兰亭集序》在内,都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有《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等作品的唐代摹本,还有刻入丛帖的小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以及草书《十七帖》等。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他的字,为历代学者所宗尚,影响极大。他之所以有这样高的成就,与他志意专精、勤学苦练密不可分。他小时候练习书法时,走路、休息都要揣摩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法。心里一边想着,手上还一边划着。天长日久,衣服都被他划破了。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远近闻名。山阴有位道士很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苦于无缘开口。他听说王羲之喜欢鹅,就特地喂养了一群白鹅。王羲之后来坐船路过,一看见这群鹅,就非常喜爱,提出要买。道士说:“我的鹅不卖,但假如你替我写下《黄庭经》,倒可以全部相赠。”王羲之求鹅心切,提笔就写。结果王羲之用自己的书法换到了这群白鹅。“诗仙”李白曾写诗歌咏王羲之“书成换白鹅”这件趣事说:

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诗中维妙维肖地刻划了王羲之的性格、爱好及书法之妙。王羲之如此爱鹅,与他研究执笔、运笔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写字要精神集中,姿势端正。执笔方法,要食指高钩,大拇指放置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扬而微曲。无名指内钩,抵笔管下端,小指紧贴无名指。笔管直立,指要实,掌要虚。运笔时,要如白鹅两掌齐力拨水,这才能运用自如,使全身精力都贯注于笔端。

以上就是有关《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以及书法风格》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