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龙文学网

提供诗词句字大全,优美摘抄,高质量文学网站

秀外慧中是什么意思

秀外慧中是什么意思?当我们看到这个“秀”字,马上会想到俊美、秀丽的意思。但它为什么会用不起眼的“禾”、“乃”作偏旁呢?在此,本站就和有兴趣的朋友们聊一聊秀外慧中这个词语中的“秀”字。

“秀”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禾”指禾穗,下面是“乃”,是“奶”省,禾苗抽穗含浆如奶。本义指谷物抽穗扬花。“荣而实者谓之秀”,禾稻抽穗后比未抽穗者要高出许多,禾穗比叶片要高而耸立,因此引申出优秀、特异之义。“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只有具有真才实学,作出了实际贡献的人,才能称作“优秀”。

“秀”由禾苗抽穗扬花的亭亭玉立的形状,又引申出清丽美好之义,如秀色可餐。“秀外慧中”指外表秀美,内心聪慧。

“秀丽”指人的容貌姿态含蓄或景物幽美,重于内在的气韵,这时,我们再体味“山河秀丽”这个词语时,就会格外体会到什么样的景象才能配得上用这个词。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庄稼出苗而不抽穗开花是有的吧!抽穗开花不接果实也是有的吧。这里孔子就是抓住“秀”的本义,用“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来指代那些虚有其表面而无真才实学的人,也比喻只学到一些皮毛,实际上并无成就。

“秀”还指茂盛的草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其中的“秀”就是指茂盛。

在宋、元、明期间,“秀”是对那些官僚贵族子弟和有财势者的称呼。在元朝,人们被分为“郎、官、秀”几等,“郎”指群小末流之辈,“秀”指优异出众的人,成语“不郎不秀”指一个人“不高不下”,既上不去也下不来,多含贬义。

秀才,本来指优异出众的人才,到了汉朝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明清时期则称经县试、府试选拔,参加院试录取后的学生为秀才,后泛指读书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说脱离实际的儒生难以成事。

以上就是有关秀外慧中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参考阅读,希望内容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